在睡前的一个小时,抽空写个博客,充实一下个把月没有更新的博客列表。当然,也有可能是睡前的两个小时,谁知道呢。
最近三天都在加班,无来由的加班。
说一下这些年来“修电脑”的那些故事。(中心思想预告:本文和修电脑没什么关系,大概是体育老师教的语文,成功地偏离了中心思想并且在最后一段强行点题失败。所以,千万不要用作文的角度来阅读这篇文章。)
Just do it——那就做IT吧,这句话大概是Nike公司技术部门给出的广告文案吧。
大学的专业是环境工程。大三寒假之前,去泡了一天的图书馆,借了五六本自动化专业相关的书,然后把它们都带回了家。想法以及目的都很明确——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自动化专业一直都是我的兴趣所在。然而寒假并没有按照既定的路线发展,出了点偏差——在家特别忙,所以那五六本的自动化相关的书籍,原封不动地回到了学校,还给了图书馆。第一次转专业的想法,失败告终。
与其说是转专业,倒不如说是转行业。毕竟自己也没有想过要换个班级转个专业。即便想,也来不及了,都大三开始实习了。况且自从大一挂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以后,转专业的机会也没有了。
或者终究自己为祖国大好河山环境污染治理贡献余生的愿望并不是很强烈,在接下来的半年,在排除掉学习成本高昂的自动化方向之后,最终决定走上计算机这条不归路。毕竟在没有时间,没有机器,没有实验室的情况下,学习自动化专业并且在毕业前找到一份工作,并不现实。
大三暑假并没有回家,一个人呆在宿舍里看视频,敲代码。暑假开始之前还去超市买了些碗筷和米油盐酱醋,用舍友的小电磁炉煮早餐吃。当然,煮早餐的习惯并没有持续多久,毕竟自己煮的早餐也没有饭堂阿姨做得好吃。整栋宿舍楼并没有几个人,每到夜晚,对面的宿舍楼零星几个宿舍的灯光,特别显眼。楼道也很安静,偶尔其他楼层有些拖鞋拖沓的声音,就没别的了。
这日子不难熬。每天算下来也只是学习个七八个小时。看视频累了就去校园里面骑车走走兜兜。这日子也没有什么压力,唯一所不能确定的,就是不知道需要学习到什么程度,能不能在毕业前找到一份工作。
大四的专业课照常去上,基本上也没怎么逃课,只是在桌面的书变成了计算机的书籍。拿到了大三学年的些少奖学金,给自己买了好几本编程方面的书来看。
有些相熟的同学过来,经常问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你只学了一年,能找得到工作吗?”,“能跟别人争么?”,又或是“电脑蓝屏了,怎么办?”。
其实我并不会修电脑,不会重装系统。更别说种木马盗QQ了。
我连计算机文化基础都挂科了,还有啥好说的。
总有一些朋友坚信你是电脑高手(或者觉得你的电脑知识比他们丰富)。
隔壁有个关系比较铁的哥们,在他呆了一年的考研自修室里面,一直都留意着一个同一个考研自修室女孩子。但他没有勇气问人家要联系方式。
眼看在自修室的日子越来越少(快到考研的日子了),他甚是着急。有一天他找到我,让我帮忙找到那女孩子的联系方式,而且他手头上只有那女孩子的名字(估计是偷看人家的练习本得来的名字)。我十分惊愕,早见面晚见面的不打招呼,还跑来让我找一个连见都没见过的女孩子的联系方式?我十分坚定并且鄙夷地告诉他找不了。
他不信,三天两头过来我宿舍找我就为这事。我看他如此执着,便答应试试。
最后,我还是成功地帮他找到了那女孩子的电话号码。
我用他提供的名字和专业,人人网和QQ校友网都搜了一遍,从头到尾地一个个排除,看得老眼昏花,并没有收获。后来,直接使用百度搜索,百度一下她的名字,从第一页看到十几页,终于在新浪博客上面找到了一篇社联/学生会公布的获奖名单,上面有她的名字和手机号码。
不知道对于那女孩子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所以隐私保护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包括自己,也不见得把自己的隐私保护得很好,互联网时代,无处不是信息源。一不小心你就成为了路人甲甚至主角。
总有些蛛丝马迹,让你无所遁形。
包括知乎上面一篇问答。有意思有意思,哈哈。说来有点冤枉,或许始终错在我,错误地理解了一些信息。以及,心态不成熟。有些话说得隐晦,连自己都骗了自己。
写着写着写成了流水账并且偏离了主题,无主题无营养无中心思想。
人生有许多错路要走, 选错专业,入错行业,找错工作或是遇到错的人。没有关系,你总能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喝了这碗鸡汤,继续上路。
(依然未完待续)